油氣儲運網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字化360網
查看: 14672|回復: 15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論文|答辯] 寫畢業(yè)論文的同學注意了

[復制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發(fā)表于 2012-3-17 20: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每年的畢業(yè)論文寫作都會人很多人頭疼,且不說論文內容讓人費盡心思,就連論文的一些格式設置有時候也會讓大家頭疼,什么“樣式”“自動編號”“頁眉頁腳(頁碼)”“尾注題注”“自動目錄”“交叉引用”“頁面設置”以及公式對齊、參考文獻標注等等問題,大家都會遇到,這時候才知道其實我們對最“熟悉”的office軟件是多么陌生。本人也經歷過寫論文的過程,也是從那時候開始對word和excel的應用看得多了一些,也幫別人解決過一些問題,不敢說自己的水平有多高,但是對論文格式編排還是比較熟悉的,在此對寫論文的各位提幾點自己的建議,希望您能從中受益:
       原則: 內容與表現分離。一篇論文應該包括兩個層次的含義:內容與表現,前者是指文章作者用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文字、圖片、表格、公式及整個文章的章節(jié)段落結構等,而后者則是指論文頁面大小、邊距、各種字體、字號等。相同的內容可以有不同的表現,而不同的內容可以使用相同的表現。Word 倡導一種所見即所得的方式,將編輯和排版集成在一起,使得作者在處理內容的同時就可以設置并立即看到其表現?上У氖呛芏嘧髡邽E用,將內容與表現混雜在一起,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人工排版上,然而效率和效果都很差。本文所強調的“內容與表現分離”的原則就是說文章作者只要關心文章的內容,所有與內容無關的排版工作都交給Word 去完成,作者只需將自己的排版意圖以適當的方式告訴Word。因為Word 不僅僅是一個編輯器,還是一個排版軟件,不要只拿它當記事本或寫字板用。
        關于排版的幾點 建議:
       1.一定要使用樣式。除了Word 本身所提供的標題、正文等樣式外,還可以自定義樣式。如果你發(fā)現自己是用選中文字然后用格式欄來設定格式的,一定要注意,想想其他地方是否需要相同的格式,如果是的話,最好就定義一個樣式。而且當你不經意間自己改變某個段落的格式時,Word都會自動生成一種新樣式,最后你會發(fā)現整篇論文樣式非常多,修改起來極為不便。對于相同排版表現的內容一定要堅持使用統(tǒng)一的樣式。這樣做能大大減少工作量和出錯機會,如果要對排版格式(文檔表現)做調整,只需一次性修改相關樣式即可。使用樣式的另一個好處是可以由Word 自動生成各種目錄和索引
       2.一定不要使用空格來對齊。只有英文單詞間才會有空格,中文文檔沒有空格。Word有自己的對齊方式,所有的對齊都應該利用標尺、制表位、對齊方式和段落的縮進等來進行,包括公式的居中和公式編號右對齊等等。推薦大家使用制表位來對齊公式,具體方法參見[論文書寫提效篇3] 利用制表位快速對齊公式。同理不要用回車鍵來調整段落間距離(應使用“段落”中的“段前(后)”距離),也不要用回車鍵來實現換頁。應使用“分頁符”。
       3..一定不要自己敲編號,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如果你發(fā)現自己打了編號,一定要小心,這極可能給你文章的修改帶來無窮的后患。標題的編號可以通過設置標題樣式來實現,表格和圖形的編號通過設置題注的編號來完成。在寫“參見第x 章、如圖x 所示”等字樣時,不要自己敲編號,應使用交叉引用。這樣做以后,當插入或刪除新的內容時,所有的編號和引用都將自動更新,無需人力維護。并且可以自動生成圖、表目錄。關于如何使用尾注和交叉引用,具體方法參見[論文書寫提效篇1] 參考文獻標號及格式整理流程。關于標題的編號方法,具體參見 [論文書寫提效率篇2]標題格式和編號的整理流程——快速設置標題并自動編號
      4.繪圖。統(tǒng)計圖建議使用Execel 生成,框圖和流程圖建議使用Visio 畫。
      5.參考文獻的編輯和管理。如果你在寫論文時才想到要整理參考文獻,已經太遲了,但總比論文寫到參考文獻那一頁時才去整理要好。應該養(yǎng)成看文章的同時就整理參考文獻的習慣。手工整理參考文獻是很痛苦的,而且很容易出錯。Word 沒有提供
管理參考文獻的功能,但可以用插入尾注的方法實現。
      6.使用節(jié)。如果希望在一片文檔里得到不同的頁眉、頁腳、頁碼格式,可以插入分節(jié)符,并設置當前節(jié)的格式與上一節(jié)不同。
      上述幾點都是關于排版的建議,還是要強調一遍,作者關心的重點是文章的內容,文章的表現就交給Word 去處理。如果你發(fā)現自己正在做與文章內容無關的繁瑣的排版工作,一定要停下來學一下Word 的幫助,因為Word 早已提供了足夠強大的功能。
      但是Word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也不是不用懷疑的,經常遇到“所想非所見”、“所見非所得”的情況讓人非常郁悶。如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這些情況也可以盡量避免,即使遇上,也可以將損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建議如下:
       7.使用子文檔。學位論文至少要幾十頁,且包括大量的圖片、公式、表格,比較龐大。如果所有的內容都保存在一個文件里,打開、保存、關閉都需要很長的時間,且不保險。建議論文的每一章保存到一個子文檔,而在主控文檔中設置樣式。這樣每個文件小了,編輯速度快,而且就算文檔損壞,也只有一章的損失,不至于全軍覆滅。建議先建主控文檔,從主控文檔中創(chuàng)建子文檔,個人感覺比先寫子文檔再插入到主控文檔要好。
      8.及時保存。設置自動保存,還有一有空就ctrl+s。
      9.多做備份,不但Word 不可靠,windows 也不可靠,每天的工作都要有備份才好。注意分清版本,不要搞混了。Word 提供了版本管理的功能,將一個文檔的各個版本保存到一個文件里,并提供比較合并等功能。不過保存幾個版本后文件就大得不得了,而且一個文件損壞后所有的版本都沒了,個人感覺不實用。還是多處備份吧。
     10.插入的圖片、和公式最好單獨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備份。否則,哪天打文檔時發(fā)現自己辛辛苦苦的編輯的圖片和公式都變成了大紅叉,哭都來不及了。
      其他建議:
      11. 使用大綱視圖寫文章的提綱,調整章節(jié)順序比較方便。
      12. 使用文檔結構圖讓你方便的定位章節(jié)
      13. 使用文檔保護。方便文章的審閱和修改上面的建議并不全面,但相信比較管用。
       說了這么多,大家如果還有疑問,自己花些時間研究一下Word 的幫助,相信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個人建議大家遇到問題多自己探索,自然會有收獲的。
       如果大家實在有問題解決不了或者無心去學習這些操作,我可以幫大家解決論文格式編排問題,本人QQ:413183242.
       最后祝各位畢業(yè)生論文寫作順利,答辯順利,日后工作順利!





評分

參與人數 2金幣 +40 收起 理由
米想戈壁 + 20 這種原創(chuàng)的給力的文章一定要鼓勵發(fā)帖,給予最.
helloshigy + 20 很給力!

查看全部評分

本帖被以下淘專輯推薦:


油氣儲運網 - 論壇版權1、本主題所有言論和圖片純屬會員個人意見,與本論壇立場無關
2、本站所有主題由該帖子作者發(fā)表,該帖子作者與油氣儲運網享有帖子相關版權
3、其他單位或個人使用、轉載或引用本文時必須同時征得該帖子作者和油氣儲運網的同意
4、帖子作者須承擔一切因本文發(fā)表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5、本帖部分內容轉載自其它媒體,但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6、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權問題,請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將及時予與刪除并致以最深的歉意
7、油氣儲運網管理員和版主有權不事先通知發(fā)貼者而刪除本文

沙發(fā)
發(fā)表于 2012-3-17 20:34:13 | 只看該作者
厲害啊  有幾條還不會呢 正在學習。學會了必然大大提高效率啊
板凳
發(fā)表于 2012-3-18 08:39:20 | 只看該作者
了解了不少知識,多謝!
地板
發(fā)表于 2012-3-18 09:12:35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樓主!
5#
 樓主| 發(fā)表于 2012-3-18 11:04:43 | 只看該作者
補充得好啊
6#
發(fā)表于 2012-3-19 12:59:22 | 只看該作者
猶如久旱逢甘雨,謝謝樓主!
7#
發(fā)表于 2012-4-1 23:43:37 | 只看該作者
好東西值得學習
8#
發(fā)表于 2012-4-4 22:24:57 | 只看該作者
henhao ,學習一下
9#
發(fā)表于 2012-4-4 22:53:29 | 只看該作者
mark要做個標記
10#
發(fā)表于 2012-4-7 07:55:34 | 只看該作者
樓主厲害,好多東西俺都不知道,一直都用空格和回車對齊呢。學習后改進。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立即注冊  

本版積分規(guī)則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站地圖|油氣儲運網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4-11-7 12:33 , Processed in 0.029288 second(s), 14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復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