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儲運網(wǎng)

標題: [論文專題]論文規(guī)范:GB7713-87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打印本頁]

作者: helloshigy    時間: 2013-3-5 14:39
標題: [論文專題]論文規(guī)范:GB7713-87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UDC 001.81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
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 GB 7713—87
Present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reports,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papers
1 引言 1.1 制訂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統(tǒng)一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以下簡稱報告、論文)的撰寫和編輯的格式,便利信息系統(tǒng)的收集、存儲、處理、加工、檢索、利用、交流、傳播。 1.2 本標準適用于報告、論文的編寫格式,包括形式構成和題錄著錄,及其撰寫、編輯、印刷、出版等。 本標準所指報告、論文可以是手稿,包括手抄本和打字本及其復制品;也可以是印刷本,包括發(fā)表在期刊或會議錄上的論文及其預印本、抽印本和變異本;作為書中一部分或獨立成書的專著;縮微復制品和其他形式。 1.3 本標準全部或部分適用于其他科技文件,如年報、便覽、備忘錄等,也適用于技術檔案。 2 定義 2.1 科學技術報告 科學技術報告是描述一項科學技術研究的結果或進展或一項技術研制試驗和評價的結果;或是論述某項科學技術問題的現(xiàn)狀和發(fā)展的文件。 科學技術報告是為了呈送科學技術工作主管機構或科學基金會等組織或主持研究的人等?茖W技術報告中一般應該提供系統(tǒng)的或按工作進程的充分信息,可以包括正反兩方面的結果和經(jīng)驗,以便有關人員和讀者判斷和評價,以及對報告中的結論和建議提出修正意見。 2.2 學位論文 學位論文是表明作者從事科學研究取得創(chuàng)造性的結果或有了新的見解,并以此為內(nèi)容撰寫而成、作為提出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時評審用的學術論文。 學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較好地掌握了本門學科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并具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或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初步能力。 碩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淪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并對所研究課題有新的見解,有從事科學研究工作成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博士論文應能表明作者確已在本門學科上掌握了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深入的專門知識,并具有獨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學或?qū)iT技術上做出了創(chuàng)造性的成果。 2.3 學術論文
國家標準局 1987-05-05 批準 1988-01-01 實施
GB 7713-87
學術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chuàng)新見解和知識的科學記錄;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于實際中取得新進展的科學總結,用以提供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在學術刊物上發(fā)表;或作其他用途的書面文件。 學術論文應提供新的科技信息,其內(nèi)容應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發(fā)明、有所創(chuàng)造、有所前進,而不是重復、模仿、抄襲前人的工作。 3 編寫要求 報告、論文的中文稿必須用白色稿紙單面繕寫或打字;外文稿必須用打字?梢杂貌煌噬膹椭票尽 報告、論文宜用 A4(210 mm×297 mm)標準大小的白紙,應便于閱讀、復制和拍攝縮微制品。報告、論文在書寫、掃字或印刷時,要求紙的四周留足空白邊緣,以便裝訂、復制和讀者批注。每一面的上方(天頭)和左側(cè)(訂口)應分別留邊25 mm以上,下方(地腳)和右側(cè)(切口)應分別留邊20 mm以上。 4 編寫格式 4.1 報告、論文章、條的編號參照國家標準GB1.1《標準化工作導則標準編寫的基本規(guī)定》第8章“標準條文的編排”的有關規(guī)定,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級編號。 4.2 報告、論文的構成(略)
5 前置部分 5.1 封面 5.1.1 封面是報告、論文的外表面,提供應有的信息,并起保護作用。 封面不是必不可少的。學術論文如作為期刊、書或其他出版物的一部分,無需封面; 如作為預印本、抽印本等單行本時,可以有封面。 5.1.2 封面上可包括下列內(nèi)容: a. 分類號在左上角注明分類號,便于信息交換和處理。一般應注明《中國圖書資料類法》的類號,同時應盡可能注明《國際十進分類法UDC》的類號。 b. 本單位編號一般標注在右上角。學術論文無必要。 c. 密級視報告、論文的內(nèi)容,按國家規(guī)定的保密條例,在右上角注明密級。如系公開發(fā)行,不注密級。 d. 題名和副題名或分冊題名用大號字標注于明顯地位。 e. 卷、分冊、篇的序號和名稱如系全一冊,無需此項。 f. 版本如草案、初稿、修訂版、…等。如系初版,無需此項。 g. 責任者姓名責任者包括報告、論文的作者、學位論文的導師、評閱人、答辯委員會主席、以及學位授予單位等。必要時可注明個人責任者的職務、職稱、學位、所在單位名稱及地址;如責任者系單位、團體或小組,應寫明全稱和地址。 在封面和題名頁上,或?qū)W術論文的正文前署名的個人作者,只限于那些對于選定研究課題和制訂研究方案、直接參加全部或主要部分研究工作并作出主要貢獻、以及參加撰寫論文并能對內(nèi)容負責的人,按其貢獻大小排列名次。至于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按研究計劃分工負責具體小項的工作者、某一項測試的承擔者,以及接受委托進行分析檢驗和觀察的輔助人員等,均不列入。這些人可以作為參加工作的人員一一列入致謝部分,或排于腳注。 如責任者姓名有必要附注漢語拼音時,必須遵照國家規(guī)定,即姓在名前,名連成一詞,不加連字符,不縮寫。 h. 申請學位級別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暫行實施辦法》所規(guī)定的名稱進行標注。
2
GB 7713-87
i. 專業(yè)名稱系指學位論文作者主修專業(yè)的名稱。 j. 工作完成日期包括報告、論文提交日期,學位論文的答辯日期,學位的授予日期,出版部門收到日期(必要時)。 k. 出版項出版地及出版者名稱,出版年、月、日(必要時)。 5.1.3 報告和論文的封面格式參見附錄 A。 5.2 封二 報告的封二可標注送發(fā)方式,包括免費贈送或價購,以及送發(fā)單位和個人;版權規(guī)定;其他應注明事項。 5.3 題名頁 題名頁是對報告、論文進行著錄的依據(jù)。 學術論文無需題名頁。 題名頁置于封二和襯頁之后,成為另頁的石頁。 報告、論文如分裝兩冊以上,每一分冊均應各有其題名頁。在題名頁上注明分冊名稱和序號。 題名頁除5.1規(guī)定封面應有的內(nèi)容并取得一致外,還應包括下列各項: 單位名稱和地址,在封面上未列出的責任者職務、職稱、學位、單位名稱和地址,參加部分工作的合作者姓名。 5.4 變異本 報告、論文有時適應萊種需要,除正式的全文正本以外,要求有某種變異本,如:節(jié)本、摘錄本、為送請評審用的詳細摘要本、為摘取所需內(nèi)容的改寫本等。 變異本的封面上必須標明“節(jié)本、摘錄本或改寫本”字樣,其余應注明項目,參見5.1的規(guī)定執(zhí)行。 5.5 題名 5.5.1 題名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報告、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nèi)容的邏輯組合。題名所用每一詞語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 題名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 題名一般不宜超過20字。 報告、論文用作國際交流,應有外文(多用英文)題名。外文題名一般不宜超過10個實詞。 5.5.2 下列情況可以有副題名: 題名語意末盡,用副題名補充說明報告論文中的特定內(nèi)容; 報告、論文分冊出版,或足一系列工作分幾篇報道,或是分階段的研究結果,各用不同副題名區(qū)別其特定內(nèi)容; 其他有必要用副題名作為引伸或說明者。 5.5.3 題名在整本報告、論文中不同地方出現(xiàn)時,應完全相同,但眉題可以節(jié)略。 5.6 序或前言 序并非必要。報告、論文的序,一般是作者或他人對本篇基本特征的簡介,如說明研究工作緣起、背景、它旨、目的、意義、編寫體例,以及資助、支持、協(xié)作經(jīng)過等;也可以評述和對相關問題研究闡發(fā)。這些內(nèi)容也可以在正文引言中說明。 5.7 摘要 5.7.1 摘要是報告、論文的內(nèi)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 5.7.2 報告、論文一般均應有摘要,為了國際交流,還應有外文(多用英文)摘要。
3
GB 7713-87
5.7.3 摘要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報告、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中有數(shù)據(jù)、有結論,是一篇完整的短文,可以獨立使用,可以引用,可以用于工藝推廣。摘要的內(nèi)容應包含與報告、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采用。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給淪。 5.7.4 中文摘要一般不宜超過200~300字;外文摘要不宜超過250個實詞。如遇特殊需要字數(shù)可以略多。 5.7.5 除了實在無變通辦法可用以外,摘要中不用圖、表、化學結構式、非公知公用的符號和術語。 5.7.6 報告、論文的摘要可以用另頁置于題名頁之后,學術論文的摘要一般置于題名和作者之后、正文之前。 5.7.7 學位論文為了評審,學術論文為了參加學術會議,可按要求寫成變異本式的摘要,不受字數(shù)規(guī)定的限制。 5.8 關鍵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報告、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nèi)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 每篇報告、論文選取3~8個詞作為關鍵詞,以顯著的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的左下方。如有可能,盡量用《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提供的規(guī)范詞。 為了國際交流,應標注與中文對應的英文關鍵詞。 5.9 目次頁 長篇報告、論文可以有目次頁,短文無需目次頁。 目次頁由報告、論文的篇、章、條、附錄、題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另頁排在序之后。 整套報告、論文分卷編制時,每一分卷均應有全部報告、論文內(nèi)容的目次頁。 5.10 插圖和附表清單報告、論文中如圖表較多,可以分別列出清單置于目次頁之后。圖的清單應有序號、圖題和頁碼。表的清單應有序號、表題和頁碼。 5.11 符號、標志、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的注釋表符號、標志、縮略詞、首字母縮寫、計量單位、名詞、術語等的注釋說明匯集表,應置于圖表清單之后。 6 主體部分 6.1 格式 主體部分的編寫格式可由作者自定,但一般由引言(或緒論)開始,以結論或討論結雙。 主體部分必須由另頁右頁開始。每一篇(或部分)必須另頁起。如報告、論文印成書刊等出版物,則按書刊編排格式的規(guī)定。 全部報告、論文的每一章、條的格式和版面安排,要求劃一,層次清楚。 6.2 序號 6.2.1 如報告、論文在一個總題下裝為兩卷(或分冊)以上,或分為兩篇(或部分)以上,各卷或篇應有序號?梢詫懗桑旱谝痪、第二分冊;第一篇、第二部分等。用外文撰寫的報告、論文,其卷(分冊)和篇(部分)的序號,用羅馬數(shù)字編碼。 6.2.2 報告、論文中的圖、表、附注、參考文獻、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分別依序連續(xù)編排序號。序號可以就全篇報告、論文統(tǒng)一按出現(xiàn)先后順序編碼,對長篇報告、論文也可以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qū)別,可以分別為:圖 l、圖2.1;表2、表3.2;附注 l);文獻[4];式(5)、式(3.5)等。 6.2.3 報告、論文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連續(xù)編頁碼。頁碼由書寫、打字或印刷的首頁開始,
4
GB 7713-87
作為第l頁,并為有頁另頁。封面、封二、封三和封底不編入頁碼?梢詫㈩}名頁、序、目次頁等前置部分單獨編排頁碼。頁碼必須標注在每頁的相同位置,便于識別。 力求不出空白頁,如有,仍應以有頁作為單頁頁碼。 如在一個總題下裝成兩冊以上,應連續(xù)編頁碼。如各冊有其副題名,則可分別獨立編頁碼。 6.2.4 報告、論文的附錄依序用大寫正體A,B,C,……編序號,如:附錄 A。 附錄中的圖、表、式、參考文獻等另行編序號,與正文分開,也一律用阿拉伯數(shù)字編碼,但在數(shù)碼前冠以附錄序碼,如:圖 A1;表B2;式(B3);文獻〔A5〕等。 6.3 引言(或緒論) 引言(或緒論)簡要說明研究工作的目的、范圍、相關領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識空白、理論基礎和分析、研究設想、研究方法和實驗設計、預期結果和意義等。應言簡意賅,不要與摘要雷同,不要成為摘要的注釋。一般教科書中有的知識,在引言中不必贅述。 比較短的論文可以只用小段文字起著引言的效用。 學位論文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確已掌握了堅實的基礎理論和系統(tǒng)的專門知識,具有開闊的科學視野,對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論證,因此,有關歷史回顧和前人工作的綜合評述,以及理論分析等,可以單獨成章,用足夠的文字敘述。 6.4 正文 報告、論文的正文是核心部分,占主要篇幅,可以包括:調(diào)查對象、實驗和觀測方法、儀器設備、材料原料、實驗和觀測結果、計算方法和編程原理、數(shù)據(jù)資料、經(jīng)過加工整理的圖表、形成的論點和導出的結論等。 由于研究工作涉及的學科、選題、研究方法、工作進程、結果表達方式等有很大的差異,對正文內(nèi)容不能作統(tǒng)一的規(guī)定。但是,必須實事求是,客觀真切,準確完備,合乎邏輯,層次分明,簡練可讀。 圖包括曲線圖、構造圖、示意圖、圖解、框圖、流程圖、記錄圖、布置圖、地圖、照片、圖版等。 圖應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圖、圖題和圖例,不閱讀正文,就可理解圖意。 圖應編排序號(見6.2.2)。 每一圖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圖號置于圖下。必要時,應將圖上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實驗條件等,用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圖題下方,作為圖例說明。 曲線圖的縱橫坐標必須標注“量、標準規(guī)定符號、單位”。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標明(如無量綱等)的情況下方可省略。坐標上標注的量的符號和縮略詞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照片圖要求主題和主要顯示部分的輪廓鮮明,便于制版。如用放大縮小的復制品,必須清晰,反差適中。照片上應該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標度。 6.4.2 表 表的編排,一般是內(nèi)容和測試項目由左至右橫讀,數(shù)據(jù)依序豎排。表應有自明性。 表應編排序號(見6.2.2)。 每一表應有簡短確切的題名,連同表號置于表上。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以及需要說明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橫排于表題下,作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附注序號的編排,見6.2.2。表內(nèi)附注的序號宜用小號阿拉伯數(shù)字并加圓括號置于被標注對象的右上角,如:×××1),不宜用星號“*”,以免與數(shù)學上共軛和物質(zhì)轉(zhuǎn)移的符號相混。 表的各欄均應標明“量或測試項目、標準規(guī)定符號、單位”。只有在無必要標注的情況下方可省略。表中的縮略調(diào)和符號,必須與正文中一致。 表內(nèi)同一欄的數(shù)字必須上下對齊。表內(nèi)不宜用“同上”、“同左”、“,,”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shù)字或文字。表內(nèi)“空白”代表未測或無此項,“-”或“…”(因“-”可能與代表陰性反
5
GB 7713-87
應相混)代表未發(fā)現(xiàn),“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 如數(shù)據(jù)已繪成曲線圖,可不再列表。 6.4.3 數(shù)學、物理和化學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應編排序號(見6.2.2),序號標注于該式所在行(當有續(xù)行時,應標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邊。 較長的式,另行居中橫排。如式必須轉(zhuǎn)行時,只能在+,-,×,÷,<,>處轉(zhuǎn)行。上下式盡可能在等號“=”處對齊。 示例1: ---------------------------(1)
示例2: ----------------------------------(2)
示例3: -------------------------------(3)
小數(shù)點用“.”表示。大于999的整數(shù)和多于三位數(shù)的小數(shù),一律用半個阿拉伯數(shù)字符的小間隔分開,不用千位撇。對于純小數(shù)應將0列于小數(shù)點之前。 示例:應該寫成94 652.023 567; 0.314 325
不應寫成94,652.023,567; .314,325
應注意區(qū)別各種字符,如:拉丁文、希臘文、俄文、德文花體、草體;羅馬數(shù)字和阿拉伯數(shù)字;字符的正斜體、黑白體、大小寫、上下角標(特別是多層次,如“三踏步”)、上下偏差等。 示例:I,l,l,i;C,c;K,k,κ;0,o,(°);S,s,5;Z,z,2;B;β;W,w,ω。 6.4.4 計量單位 報告、論文必須采用1984年2月27日國務院發(fā)布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中位》,并遵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使用方法》執(zhí)行。使用各種量、單位和符號,必須遵循附錄
6
GB 7713-87
B所列國家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單位名稱和符號的書寫方式一律采用國際通用符號。 6.4.5 符號和縮略詞 符號和縮略詞應遵照國家標準(見附錄B)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如無標準可循,可采納中學科或本專業(yè)的權威性機構或?qū)W術固體所公布的規(guī)定;也可以采用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編印的各學科詞匯的用詞。如不得不引用某些不是公知公用的、且又不易為同行讀者所理解的、或系作者自定的符號、記號、縮略詞、首字母縮寫字等時,均應在第一次出現(xiàn)時一一加以說明,給以明確的定義。 6.5 結論 報告、論文的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練。 如果不可能導出應有的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 可以在結論或討論中提出建議、研究設想、儀器設備改進意見、尚待解決的問題等。 6.6 致謝 可以在正文后對下列方面致謝: 國家科學基金、資助研究工作的獎學金基金、合同單位、資助或支持的企業(yè)、組織成個人; 協(xié)助完成研究工作和提供便利條件的組織或個人; 在研究工作中提出建議和提供幫助的人; 給予轉(zhuǎn)載和引用權的資料、圖片、文獻、研究思想和設想的所有者; 其他應感謝的組織或個人。 6.7 參考文獻表 按照 GB 7714-87《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的規(guī)定執(zhí)行。 7 附錄 附錄是作為報告、論文主體的補充項日,并不是必需的。 7. 1 下列內(nèi)容可以作為附錄編于報告、論文后,也可以另編成冊。 a. 為了整篇報告、論文材料的完整,但編入正文又有損于編排的條理和邏輯性,這一類材料包括比正文更為詳盡的信息、研究方法和技術更深入的敘述,建議可以閱讀的參考文獻題錄,對了解正文內(nèi)容有用的補充信息等; b. 由于篇幅過大或取材于復制品而不便于編入正文的材料; c. 不便于編入正文的罕見珍貴資料; d. 對一般讀者并非必要閱讀,但對本專業(yè)同行有參考價值的資料; e. 某些重要的原始數(shù)據(jù)、數(shù)學推導、計算程序、框圖、結構圖、注釋、統(tǒng)計表、計算機打印輸出件等。 7.2 附錄與正文連續(xù)編頁碼。每一附錄的各種序號的編排見4.2和6.2.4。 7.3 每一附錄均另頁起。如報告、論文分裝幾冊。凡屬于某一冊的附錄應置于備該冊正文之后。 8 結尾部分(必要時) 為了將報告、論文迅速存儲入電子計算機,可以提供有關的輸入數(shù)據(jù)。 可以編排分類索引、著者索引、關鍵詞索引等。 封三和封底(包括版權頁)。 附 錄 A 7
GB 7713-87
封面示例 (參考件) 附 錄 B 相 關 標 準 (補充件) B.1 GB 1434-78 物理量符號 B.2 GB 3100-82 國際單位制及其應用。 B.3 GB 3101-82 有關量、單位和符號的一般原則。 B.4 GB3102.1-82 空間和時間的量和單位。 B.5 GB 3102.2-82 周期及其有關現(xiàn)象的量和單位。 B.6 GB 3102.3-82 力學的量和單位。 B.7 GB 3102.4-82 熱學的量和單位。 B.8 GB 3102.5-82 電學和磁學的量和單位。 B.9 GB 3102.6-82 光及有關電磁輻射的量和單位。 B.10 GB 3102.7-82 聲學的量和單位。 B.11 GB 3102.8-82 物理化學和分子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B.12 GB 3102.9-82 原子物理學和核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B.13 GB 3102.10-82 核反應和電離輻射的量和單位。 B.14 GB 3102.11-82 物理科學和技術中使用的數(shù)學符號。 B.15 GB 3102.12-82 無量綱參數(shù)。 B.16 GB 3102.13-82 固體物理學的量和單位。 附加說明: 本標準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提出。 本標準由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七分委員會負責起草。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譚丙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文后參考文獻著錄規(guī)則(GB/T 7714-2005)
順序編碼制文后參考文獻著錄格式示例
A.1 普通圖書
[1]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林業(yè)廳.廣西自然保護區(qū)[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1993.
8
GB 7713-87
[2] 蔣有緒,郭泉水,馬娟,等.中國森林群落分類及其群落學特征[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3] 唐緒軍.報業(yè)經(jīng)濟與報業(yè)經(jīng)營[M].北京:新華出版社,1999:117-121.
[4] 趙凱華,羅蔚茵.新概念物理教程:力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5] 汪昂.(增補)本草備要[M].石印本.上海:同文書局,1912.
[6] CRAWFPRD W,GORMAN M.Futuer Libraries:dreams ,madness, & reality[M].Chicago: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1995.
[7]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 and Institutions. Names of persons: national usages for entry in catalogues[M].3rd ed. London :IFLA International office for UBC,1977.
[8] O’BRIEN J A .Introduction to information systems [M].7th ed .Burr Ridge, Ⅲ.:Irwin,1994.
[9] ROOD H J. Logic and structured design for computer programmers[M].3rd ed.[S.1.]:Brooks/Cole-Thomson Learning,2001.
A.2 論文集、會議錄
[1] 中國力學學會.第3屆全國實驗流體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天津:[出版者不祥],1990.
[2] ROSENTHALL E M.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1961[C].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3.
[3] GANZHA V G, MAYR E W ,VOROZHTSOV E V .Computer algebra in scientific Computing, Samarkand ,October 5-9,2000[C].
Berlin: Springer, c2000.
A.3 科技報告
[1] 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 PB 91-194001[R]. Springfield: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 Geneva: WHO, 1970.
A.4 學位論文
[1] 張志祥. 間斷動力系統(tǒng)的隨機擾動及其在守恒律方程中的應用[D].北京:北京大學數(shù)學學院,1998.
[2] 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 [D]. Berkeley: Univ.of California ,1965.
A.5 專利文獻
[1] 劉加林. 多功能一次性壓舌板:中國,92214985.2[P].1993-04-14.
[2] 河北綠洲生態(tài)環(huán)境科技有限公司.一種荒漠化地區(qū)生態(tài)植被綜合培育種植方法:中國,01129210.5[P/OL]. 2001-10-24
[2002-05-28].http://211.152.9.47/sipoasp/zlij ... p?recid=01129210.5& leixin.
[3] KOSEKI A ,MOMOSE H, KAWAHITO M, et al .Compiler :US,828402[P/OL]. 2002-05-25[2002-02-28].
9
GB 7713-87
http://FF&p=1 & u =netahtml/PTO/search-bool.html & r = 5 & f=G& l = 50& col = AND & d =PG01 & sl =IBM .AS. & 0S =AN/IBM & RS =AN/IBM.
A.6 專著中析出的文獻
[1] 國家標準局信息分類編碼研究所.GB/T 2659-1986 世界各國和地區(qū)名稱代碼[S]//全國文獻工作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文獻工作國家標準匯編:3.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88:59-92.
[2] 韓吉人.論職工教育的特點[G]//中國職工教育研究會.職工教育研究論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90-99.
[3] BUSECK P R, NORD G L, Jr., VEBLEN D R. Subsolidus phenomena in pyroxenes[M]//PREWITT C T . Pyroxense. Washington, D.C. :Minera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 c1980:117-211.
[4] FOURNEY M E. Advances in holographic photoelasticity [C]//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Applied Mechanics Division.Symposium on Applications of Holography in Mechanics, August 23-25,1971,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New York:ASME,c1971:17-38.
[5] MARTIN G. Control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in Australia[M]//PATTLE L W , COX B J. Electronic resources: selection and bibliographic control. New York : The Haworth Press,1966:85-96.
A.7 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1] 李炳穆.理想的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的素質(zhì)與形象[J].圖書情報工作,2000(2):5-8.
[2] 陶仁驥.密碼學與數(shù)學[J].自然雜志,1984,7(7):527.
[3] 亞洲地質(zhì)圖編目組. 亞洲地層與地質(zhì)歷史概述[J].地質(zhì)學報,1978,3:104-208.
[4] DES MARAIS D J, STRAUSS H , SUMMONS R E, et al. Carbon isotope evidence for the stepwise oxidation of the Proterozoic environment [J].Nature ,1992,359:605-609.
[5] HEWITT J A . Technical services in 1983[J].Library Resource services,1984,28(3):205:218.
A.8 報紙中析出文獻
[1] 丁文祥. 數(shù)字革命與競爭國際化[N].中國青年報,2000 -11-20(15).
[2] 張?zhí)锴? 罪犯DNA庫與生命倫理學計劃[N].大眾科技報,2000-11-12(7).
A.9 電子文獻(包括專著或連續(xù)出版物中析出的電子文獻)
[1] 江向東.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信息處理與圖書管理系統(tǒng)解決方案[J/OL].情報學報, 1999, 18(2):4[2000-01-18]. http://www.chinainfo.gov.cn/periodical/qbxb/qbxb99/qbxb990203.
[2] 蕭鈺.出版業(yè)信息化邁入快車道 [EB/OL]. (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3] CHRISTINE M. 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J/OL]. Science, 1998, 281:331-332 [1998-09-23]. http://www.sciencemag.org/cgi/collection/anatmorp.
[4] METCALF S W. The Tort Hall air emission study[C/OL] //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Hazardous Waste, Atlanta Marriott Marquis Hotel, Atlanta, Georgia, June 5-8, 1995: impact on human and ecological health [1998-09-22]. http://atsdrl.atsdr.cdc.gov:8080/cong95.html.
10
GB 7713-87
[5] TURCOTTE D L. Fractals and chaos in geology and geophysics[M/OL]. M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1998-09-23]. http://www.seg.org/reviews/mccorm30.html.
[6] Scitor Corporation. Project scheduler[CP/DK]. Sunnyvale, Calif.: Scitor Corporation, c1983.
11

GB7713-87 科學技術報告、學位論文和學術論文的編寫格式.pdf

333.34 KB, 下載次數(shù): 2

售價: 3 金幣  [記錄]






歡迎光臨 油氣儲運網(wǎng) (http://black-hills-tour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