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氣儲運網(wǎng)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QQ登錄

QQ快速登錄

一步迅速開始

pdms培訓&項目數(shù)字化360網(wǎng)

物探技術發(fā)展技術探討

2016-11-6 14:43| 發(fā)布者: helloshigy| 查看: 2904| 評論: 0

摘要: 在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領域,為解決地震分辨率低和儲層預測精度低問題,需要發(fā)展薄互儲層識別與疊前地震反演預測技術、非均質儲層預測技術、巖性識別與油氣檢測技術、油藏精細描述技術等。 在前陸盆地油氣勘探領域, ...

      在巖性地層油氣藏勘探領域,為解決地震分辨率低和儲層預測精度低問題,需要發(fā)展薄互儲層識別與疊前地震反演預測技術、非均質儲層預測技術、巖性識別與油氣檢測技術、油藏精細描述技術等。

      在前陸盆地油氣勘探領域,復雜山地地震資料信噪比低、山地靜校正困難、高陡構造成像問題依然突出,需要發(fā)展復雜山地地震疊前成像技術、三維地震疊前偏移處理解釋一體化技術、有效儲層預測與復雜構造圈閉識別評價技術、油藏精細描述技術、天然氣預測與識別技術等。

      在碳酸鹽巖勘探領域,儲層埋藏普遍較深,儲層非均質性強,成藏模式復雜,油氣水關系復雜,儲層類型包括礁灘、縫洞、風化殼等多種類型,需要發(fā)展寬方位地震采集技術、各向異性疊前偏移處理技術、風洞儲層三維定量雕刻技術、烴類檢測技術等。

      在火山巖勘探領域,儲層埋藏普遍較深、地震反射弱、火山巖內幕反射雜亂,火山噴發(fā)不同期次疊置界面反射弱且頂面起伏劇烈,儲層非均質性強,需要大力發(fā)展改善深層地震資料品質的技術,發(fā)展三維重磁電震儲層綜合預測技術,開展巖石物理和烴類檢測技術研究,提高火山巖有效儲層預測精度。

      在大于7000m的超深層、海域、煤層氣、頁巖氣等新領域,努力提高資料品質,準確識別構造,提高非常規(guī)資源含氣富集區(qū)預測精度。

      為此,制定了著力推廣成熟技術、攻關瓶頸技術、研發(fā)配套技術、跟蹤前沿技術,實現(xiàn)物探技術應用“六個轉變”(從疊后向疊前、從定性到定量、從構造解釋到烴類檢測、從單井平面解釋到多井三維立體雕刻、從定勘探井到定勘探開發(fā)井并重、從事后到事前預測轉變),通過提高物探成果質量達到提高探井成功率和高產(chǎn)井比例的發(fā)展思路。確定了夯實基礎工作、優(yōu)化采集技術、強化處理解釋技術、加強過程管理和質量監(jiān)督,充分挖掘資料潛力,不斷發(fā)展和完善勘探地球物理技術、油藏地球物理技術、天然氣地球物理技術的工作重點。以提高目標描述精度為原則,分盆地分領域制定了采集、處理、解釋技術發(fā)展方向和技術政策(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chǎn)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十二五”物探技術發(fā)展規(guī)劃,2010)。

      1      強化技術管理,提升保障水平

      1.1      強化源頭,優(yōu)化技術,努力提高資料采集質量

      “十二五”期間,二維地震工作量年平均為27730km,相比“十一五”的年平均40504km,減少32%。三維地震工作量年平均為13015km2,相比“十一五”的年平均15327km2,減少15%。在工作量減少的情況下,做精做優(yōu)物探,進一步強化源頭,科學論證、確定技術方案,制定“禁采期”制度,推廣應用Seis-Acq.QC野外實時質量控制軟件,不斷提高地震資料質量(見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chǎn)分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十三五”物探技術發(fā)展指導意見,2016)。

      1.2      強化基礎,建設平臺,明確技術發(fā)展方向

      組織開展了物探信息化建設,研發(fā)了《物探工程生產(chǎn)運行管理系統(tǒng)》,為物探工程全過程管理及生產(chǎn)數(shù)據(jù)的綜合分析奠定了基礎。完善修訂了《地震處理質量分析與定量評價規(guī)范》等528個技術規(guī)范和管理辦法,強化物探技術發(fā)展基礎,規(guī)范物探技術管理,提高物探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確保物探成果質量和精度。組織開展了重點盆地物探技術專題研討,總結近年來各盆地物探技術重要進展,分析問題挑戰(zhàn)與技術需求,探討技術發(fā)展方向與對策。

      強化靜校正、去噪、一致性、Q補償、速度建模等資料處理基礎工作,開展多方法速度建模攻關(表1),地震資料品質大幅度提高,為提高成像精度和儲層預測精度奠定了基礎。

      1.3      推廣先進適用技術,提高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資料采集方面,大力推廣高精度三維地震、高密度、寬頻可控震源等技術,接收道數(shù)、面元、覆蓋次數(shù)、橫縱比、炮道密度等均較“十一五”有大幅度提高?煽卣鹪醇ぐl(fā)方式得到推廣,掃描頻率從884Hz396Hz寬頻發(fā)展。井中地震接收級數(shù)提高到32級以上,點距縮小到3.25m。重磁電勘探從二維走向三維,比例尺縮小到150000(表2)。

      資料處理方面,隨著技術方法突破和計算機能力發(fā)展,計算速度由百萬次/s提高到萬億次/s,處理數(shù)據(jù)量由G級(千兆)提升到T級(百萬兆),偏移方法實現(xiàn)由時間到深度、由射線到波動、由單程到雙程地震處理的跨越。逆時偏移(RTM)已批量化處理,各向異性(TORT)逆時偏移也已經(jīng)形成生產(chǎn)能力。處理頻帶從860Hz拓寬到670Hz。處理速度提高4倍以上,復雜波場、復雜構造成像精度大幅度提升(表3)。

      資料解釋方面,大力發(fā)展層序地層學、巖石物理和疊前儲層預測技術,提高構造解釋、儲層預測及油氣檢測的精度。利用三維可視化、虛擬現(xiàn)實技術和快速自動解釋技術,進一步提高了地震解釋效率和成果展示效果。應用多學科協(xié)調工作平臺,加強地震與地質、鉆井及油藏的結合,提高了綜合解釋和目標評價的可靠性(表4)。

      物探技術的進步,使松遼盆地儲層縱向分辨能力從810m提高到58m,橫向分辨能力從80m左右提高到20m左右,儲層預測符合率從65%左右提高到80%以上,流體預測符合率從60%左右提高到70%以上,有效指導了水平井軌跡設計,為構造、巖性、縫洞儲層、致密儲層、非常規(guī)、深層、海洋等油氣勘探和油藏描述提供了技術支撐。

      1.4      針對復雜領域、致密油氣勘探持續(xù)開展技術攻關

      為解決油氣勘探開發(fā)中的技術難題,自2006年設立物探技術攻關專項資金以來,在高陡構造、碳酸鹽巖、低滲透、致密油氣、火成巖、巖性、潛山7個領域,以“推廣成熟技術、攻克瓶頸技術、引領技術發(fā)展”為原則組織技術攻關。經(jīng)過10年國內外研究力量共同努力,完成114個攻關項目,取得了良好的技術和地質成果。其中“十二五”完成65個項目。與“十一五”相比,“十二五”領域目標更加復雜,技術挑戰(zhàn)性更強。通過不斷優(yōu)化攻關組織管理模式,成效進一步提高,形成了7項配套技術,共發(fā)現(xiàn)落實圈閉844個,預測有利面積43175km2,共提交井位1537口,有力支撐了重點領域重點目標勘探取得突破(表5)。

     

      物探技術攻關,為松遼、遼河、大港、新疆、長慶等致密油領域,庫車、英雄嶺等復雜構造領域,塔北、川中古隆起、鄂爾多斯盆地古隆起等碳酸鹽巖領域,蘇里格、福山等巖性領域,華北、遼河等潛山領域目標的落實提供了有力支撐。

      1.5      跟蹤前沿技術,開展先導試驗

      跟蹤對生產(chǎn)有重大影響的先進技術,開展先導試驗。在四川公山廟、準噶爾南緣、塔里木塔北開展了UniQ(一體化單點系統(tǒng))高密度地震采集先導試驗,信噪比、分辨率顯著提高;在四川龍女寺、蘇里格等地區(qū)開展多分量地震先導試驗和處理解釋技術攻關,轉換波剖面信噪比、含氣儲層預測符合率顯著提高;在新疆、吐哈、長慶、華北、青海等地區(qū)開展可控震源拓低頻采集先導試驗,地震頻帶向低頻端拓展5Hz左右,向高頻端拓展15Hz左右;在長慶等地區(qū)開展了節(jié)點式無線地震采集技術、致密儲層剛性參數(shù)預測技術試驗;在遼河、塔里木、四川、大港、新疆、青海等探區(qū)開展了OVT處理技術試驗;在塔里木塔北探區(qū)開展了FWI全波形反演技術的試驗。

      1.6      強化處理解釋能力建設,推廣國產(chǎn)軟件

      加強自主知識產(chǎn)權技術和軟件應用,推廣應用GeoEast軟件。在股份公司的15個油氣田、4個科研院所共安裝12套處理系統(tǒng)(12408核)、12Lighting逆時偏移軟件(466944核)、26      套解釋系統(tǒng)、30套特色功能包。舉辦軟件培訓班43期,培訓股份公司技術人員共計739人次。較熟練掌握GeoEast處理的技術人員146人、解釋人員207人。

      自主研發(fā)地震工程地表信息支持與輔助設計系統(tǒng)(易選)、地震采集數(shù)據(jù)質量實時分析與自動評價系統(tǒng)(Seis-Acq.QC)、地震數(shù)據(jù)處理質量過程分析與定量評價系統(tǒng)(Seis-Pro.QC)等特色軟件,進一步提高了地震采集、處理質量的量化管理水平。目前,Seis-Acq.QC技術和性能處于國際先進水平,地震野外采集質量監(jiān)控效率提高810倍,在股份公司內部應用推廣263套,地震采集小隊覆蓋率約80%,在野外施工采集項目中得到全面應用。GeoMountain、KL-Seis      等特色軟件得到持續(xù)推廣應用。

      2      加強技術集成與配套,突出應用實效

      圍繞復雜山地、巨厚黃土塬、巨厚大沙漠、灘淺海、復雜城區(qū)等特殊地表以及致密儲層、碳酸鹽巖、復雜構造等復雜領域的世界級物探難題,持續(xù)開展提高資料信噪比、分辨率、成像精度、儲層預測精度的技術攻關和集成配套,“兩寬一高”地震采集、深度域地震處理、疊前綜合地震解釋、重磁電、井中地震5類技術應用助推油氣勘探開發(fā)業(yè)務持續(xù)高速發(fā)展,為英雄嶺、龍王廟、環(huán)瑪湖、塔北、庫車及渤海灣地區(qū)重大發(fā)現(xiàn)奠定了堅實的資料基礎。

      2.1      “兩寬一高”地震采集技術持續(xù)發(fā)展,為復雜領域突破提供手段

      2.1.1      高密度地震采集技術

      以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核心軟件、裝備,以及適用新技術為基礎,以高效采集和數(shù)字化地震隊管理、采集設計、量化質控軟件等手段為依托,創(chuàng)新集成了陸上高密度地震采集技術,具備10萬道排列、日采集萬炮的高效采集、日處理大于6TB數(shù)據(jù)現(xiàn)場質控的生產(chǎn)能力。在復雜山前帶、碳酸鹽巖、低滲透、地層巖性、潛山、非常規(guī)等各個領域近50個地震項目中得到應用,滿覆蓋面積超過10000km2,平均覆蓋密度210萬道/km2,取得了顯著地質成效。如在柴達木英雄嶺地區(qū),地形高差大、海拔高、表層干燥疏松,逆掩推覆構造復雜、斷裂十分發(fā)育,地震資料信噪比極低,構造落實極難,油氣勘探“六上五下”沒有突破。應用高密度高覆蓋三維地震采集技術,小面元(15m×15m)、高覆蓋(468次)、寬方位(0.66),加強表層調查和激發(fā)接收,地震資料有了質的飛越(圖1),查明了英雄嶺地區(qū)地質結構和斷裂系統(tǒng)[1]。在英東地區(qū)明確地質結構和斷裂系統(tǒng),落實各類構造圈閉超過10個。在英中地區(qū)明確受油砂山斷層影響的沖斷構造樣式,呈典型雙層構造樣式,新發(fā)現(xiàn)多個構造圈閉和巖性圈閉。在英西地區(qū)主攻鹽下、兼顧鹽間,鹽下發(fā)現(xiàn)新的高產(chǎn)富集區(qū),獅38井日產(chǎn)油605m3,獅205井日產(chǎn)油1108m3、氣21.7×104m3,成為青海油田30年來單井產(chǎn)量最高的井。

      2.1.2      單點接收地震采集技術

      以單點寬頻、高靈敏度模擬檢波器和數(shù)字(含三分量)檢波器為基礎,在適當?shù)呐诘烂芏惹闆r下,在野外對信號和噪聲實行“寬進寬出”充分采樣,避免采集過程中因組合壓制噪聲而使反射信息受到傷害,既保持了反射信號的真實性和豐富性,又避免了野外組合時差對高頻的影響,提高了分辨率。在長慶蘇里格、大川中、遼河雷家、塔里木東秋812個項目中得到應用,滿覆蓋面積4424km2。如在長慶蘇里格地區(qū),以單點全數(shù)字檢波器(多波)為代表的地震采集技術進行了大面積推廣應用,有效拓寬了資料頻帶,為疊前儲層預測技術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為長慶探區(qū)天然氣年探明儲量2000×108m3做出了突出貢獻;在遼河雷家等復雜城鎮(zhèn)區(qū),通過應用小面元、高覆蓋、單點接收等技術措施,新資料層間信息豐富,小層和小斷層識別能力大幅度提高。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掃碼訪問手機版

QQ|關于我們|網(wǎng)站地圖|油氣儲運網(wǎng) ( 魯ICP備11007657號-3 )

GMT+8, 2024-9-19 20:29 , Processed in 0.019806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d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